解读中国书画鉴赏入门的五大要点
发布时间:2019/8/27 点击次数: 2669

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轨迹深受中国传统文学、哲学思想与戏曲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和当代则与西方美学思潮以及意识形态产生融合与转变,整个过程可谓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因此,当我们在观赏这些作品时,除了文化与历史内涵上的知识,掌握中国书画艺术表现的组成元素也有助我们欣赏作品的内涵与美感。

  通过本文,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将从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装裱形式、创作媒介、笔墨技法、题画以及印章等方面入手,带您进一步理解并加深对中国书画作品的认识与欣赏。

  1  裱装形式

  中国传统装裱形式主要包含:立轴、屏条、对幅、横批、手卷、册页与扇等。

  立轴

  轴为直向展开的装裱形式,呈长条状,故画面构图与文字也大多为纵向排列。画幅至于正中央称为“画心”,以“画心”为界上下分“天”、“地”,上方区块称“天头”,下方区块称“地头”,而上下轴杆亦分别称“天杆”和“地杆”。有时候,天头与画心之间加有“诗堂”用来题字。立轴适合悬挂于居室墙上,供三五知己一同品鉴观赏。

  清 八大山人《山水图》,设色绫本 立轴。158 x 45 cm。。于2019年5月27日在佳士得香港以38,395,000港元成交

  屏条

  为立轴与屏风的一种结合体,屏条可分为“独景屏”和“通景屏”两种。

  “独景屏”中每一幅作品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如“春、夏、秋、冬”或“梅、兰、竹、菊”等主题。

  清 赵之谦《拟古花卉》,设色金笺 立轴四屏,1868年作。于2013年11月25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5,640,000港元成交

  “通景屏”则为四幅以上排挂相联而成为一个整体的连屏作品。

张大千《荷塘野趣》,于2013年5月27至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80,510,000港元成交张大千《荷塘野趣》,于2013年5月27至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80,510,000港元成交

  对幅

  为双幅成对悬挂,最常见为书法对幅,即为“对联”。排挂时右侧为上联,左侧为下联。

  于右任《书法五言联》,水墨纸本 立轴两幅。每幅 49.2 x 52.1 cm。。于2019年5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2,250,000港元成交

  手卷

  为横向展开的装裱形式,亦呈长条状,手卷画面构图为横向发展的连续性或分段式画面。观赏时,观者右手卷收,左手展开,由右至左一段段慢慢欣赏。有时候,在“画心”右方装有“引首”用以题写主题,而“画心”左方则装有“跋尾”供创作者以及历代观赏者、收藏家于观赏后题跋记趣。由于其开合观赏之特性,卷适合一人独揽,亦增加观者与作品间的亲密感。

  宋 苏轼《木石图》,水墨纸本 手卷,画长 26.3 x 50 cm。,画连题跋长 26.3 x 185.5 cm。,全卷连裱共长 27.2 x 543 cm。。刘良佐、米芾、俞希鲁、郭淐题跋,鉴藏印共四十一枚。于2018年11月26日在佳士得香港以463,600,000港元成交

  横批

  与手卷相似,横批为长条型的横幅字画,不同之处在于横批较手卷短,适合悬挂观赏以达到点睛装饰之用。

  册页

  有时候,画家或是收藏家会将一些个别独立或相互有相关性的小件作品裱装成页,集页成册,以便翻阅欣赏,此装裱方式称为“册页”。依照装裱方式又分为“折装”、“蝴蝶装”以及“推篷装”。

  清 八大山人《山水花卉册》,水墨纸本 册页六开。于2016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39,740,000港元成交

  

  依照扇面的形式分为圆形的“团扇”与上阔下狭的“折扇”。“团扇”为中国传统扇面之形式,而“折扇”则为宋代由日本传来的扇面形式,并普及于明代。通常为了保存方便,团扇与折扇之扇面会以册页的形式裱装保存。而扇骨尚在的则称为“成扇”。

  团扇:南宋 林椿《白桃小禽》,设色绢本 团扇面立轴。直径 25 cm。。于2018年11月27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8,100,000港元成交

  折扇:明/清 诸家《山水书法》,水墨/设色金笺,扇面册页十二开。每幅约16.5 x 50 cm。。于2018年11月27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0,900,000港元成交

  成扇:吴湖帆、于非闇、郑午昌等诸家《山水花鸟》。于2013年5月27至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6,630,000港元成交

  2  创作媒介

  传统中国书画常见的创作材料总得来说分为纸、绢与绫三个种类,每一类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品种,每个时代也有所差异。

  纸又分为生纸和熟纸,前者吸水性强,墨色易晕开,适合写意创作,而后者因涂以明矾加工,纸质较硬且抗水性强,故适用于工笔创作。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纸类媒介,有时会将只染色而称“色笺”;施以金、银粉者为“金笺”、“银笺”等。

  不同于纸以植物纤维制成,绢与绫为动物纤维制成,故当时间久远而丧失原有的柔韧性时,易产生脆化的现象,稍一用力就会产生折痕。

  绢的纤维成经纬垂直的方式织成,故有十字形纹路;而绫则是斜纹纺织,与绢相比则光滑柔软、质地轻薄。一般的绢与绫都有用胶加工过,抗水性高,适于工笔创作,若未经加工,色、墨易渗,不易掌握。

  3  笔墨表现方式

  中国绘画的笔墨表现多以线条组成,与西方绘画使用大面积色块迥异。这样的创作也产生了几种常见的笔墨形式:

  白描

  用细线勾出所绘对象之轮廓,辅以淡墨渲染。

黄山寿《白描人物》。于2011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400,000港元成交黄山寿《白描人物》。于2011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以400,000港元成交

  工笔

  绘画时间较长,勾勒渲染一丝不苟。将线条勾画得精致细巧,线条有力而不虚,可辅以颜色创作。

  齐白石《贝叶草虫》,设色纸本 立轴。于2018年5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2,100,000港元成交

  没骨

  没骨法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骨”即为“骨线”,意指轮廓线,没骨就是指所绘对象没有轮廓线,而仅以颜色或墨色呈现所绘之物像的一种创作方式,通常见于花鸟作品。

谢稚柳《莲堂过雨图》,于2016年11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0,860,000港元成交谢稚柳《莲堂过雨图》,于2016年11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0,860,000港元成交

  写意

  与工笔相反,不追求精致细巧,而以流畅自然、着笔甚少的方式写出画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为一种带有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创作手法。

  清 八大山人《荷鹭图》,水墨纸本 立轴。106 x 34.3 cm。。于2019年5月27日在佳士得香港以6,125,000港元成交

  泼墨泼彩

  此种手法可以产生大气磅礡的气势,大面积的墨、色泼洒于画面上,不成物像,后经艺术家的巧思与巧手,将画面中墨、色块的形状加以修饰使之成画。

  张大千《云山古寺》,设色金笺 镜框,1956年作。于2017年5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以102,460,000港元成交

  青绿山水

  “青”与“绿”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绘画颜料中的“石青”及“石绿”。艺术家将石青与石绿涂于所绘之山体上,形成厚实而装饰性十足的山水作品。

  清 钱维城《九如图》,设色纸本 立轴。于2009年11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以26,420,000港元成交

  金碧山水

  以“青绿山水”为基底,在所绘山体周围施以金泥作装饰,呈现金碧辉煌之感。

  浅绛山水

  中国传统绘画颜料中“赭石”的棕红色,即为“绛”色。艺术家先以墨色勾勒皴擦出山水,再施以一层薄薄的赭石,呈现出一种雅致的山水风格。

  清 王原祁《仿黄子久浅绛山水》,于2017年11月27日在佳士得香港以48,475,000港元成交

  界画

  当一幅作品之一部分或大部分需要用到直线构成所绘对象,便称为“界画”。画者在创作时,因使用毛笔的缘故,不易画出平均挺直的线条,因此当有需要画这类线条时,如要表现山水中庄严宏伟的建筑物、亭台楼阁时,就必须依靠界尺引线作画,产生出均匀笔直的线条效果。

  清 吕焕成《汉宫春晓图》,设色绢本 立轴十二屏通景。于2009年11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以9,380,000港元成交

  题画艺术

  在传统上,书画作品除了画面本身以外,题字也是一门艺术。创作者若在作品留白处题写诗词或散文,藉此与作品画面相映或述说创作缘由,此段文字称之为“题识”;若创作者仅题写标题、创作时间、地点、及姓名,则称为“款识”。

  另外,历代鉴赏者或收藏家在观赏完作品后题写于作品后面或旁边关于观赏、品评、鉴定、记事等相关的说明与评介,则称为“跋”。

  因此,题识、款式、题跋彰显了创作者与鉴赏者、收藏者的学识涵养之外,更表现了其文学与书法的功底,亦增添了跨时空对话的趣味。

  宋 苏轼《木石图》(局部),水墨纸本 手卷,画长 26.3 x 50 cm。,画连题跋长 26.3 x 185.5 cm。,全卷连裱共长 27.2 x 543 cm。。刘良佐、米芾、俞希鲁、郭淐题跋,鉴藏印共四十一枚。于2018年11月26日在佳士得香港以463,600,000港元成交

  5  用印艺术

  诗、书、画、印,为传统中国书画艺术中的四大主要元素,印鉴在中国书画中的使用相当多样,主要常见有以下几种:

  姓名印

  姓名印最常见,创作者会在自己的题款处后方钤上自己的姓名印,姓名印一般为创作者的姓名、字或别号。

  鉴藏印

  一幅优秀的作品在经过名家过目与鉴藏家收藏之后,有时候会盖上他们的鉴藏印。因此,当我们在观赏一幅书画作品时,鉴藏印往往可以透露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流传有序。

  闲章

  闲章之内容往往拥有特殊意涵,有时与创作者身世有关,有时亦能引申画意、抒发情怀。而“肖形印”有时也会作为闲章使用。

 
下一篇:江苏文物登记交易试点开局良好——转自《中国文化报》
上一篇:解读中国书画鉴赏入门的五大要点 返回>>
 

企业邮局 | 后台管理

版权所有: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0255号 技术支持:仕徳伟科技